美国的钢铁牌号表示方法大多采用各个团体协会标准的牌号表示方法,通常采用ALSI(美国钢铁协会)、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ACI(美国铸钢协会)、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等标准的牌号表示方法。1974年,ASTM与SAE共同制订了“金属与合金代号的推荐办法”(ASTM E527-74和SAE J1086),提出了“金属与合金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简称“UNS”体系)。
“UNS”体系,包括17个数字代号系列,第一系列由一个固定的前缀字母和5位数字组成。
SAE和AISI原有牌号体系基本由3位、4位或5位数字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体系是一致的,只在部分牌号上有差别。“ UNS”体系也基本采用了SAE或AISI原有牌号的特征数字,尽可能便于对照。
美国UNS体系、SAE体系、AISI体系的结构铜牌号表示方法(主要为合金结构钢),见表3-1-6。
表3-1-6 美国各体系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G10××0 |
10×× |
10×× |
一般碳素钢,非硫易切削碳素钢,锰含量最大为1.00%,左列牌号系列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百分之几 |
G10450 |
1045 |
1045 |
G11××0 |
11×× |
11×× |
硫易切削碳素钢,左列牌号系列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11370 |
1137 |
1137 |
G12××0 |
12×× |
12×× |
硫复合易切削碳素钢,左列牌号系列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12130 |
1213 |
1213 |
G15××0 |
15×× |
15×× |
高锰碳素钢,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15520 |
1552 |
1552 |
合金钢 |
G13××0 |
13×× |
13×× |
锰钢,平均锰含量为1.7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13350 |
1335 |
1335 |
G23××0 |
23×× |
23×× |
镍钢,平均镍含量为3.5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25××0 |
25×× |
25×× |
镍钢,平均镍含量为5.0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31××0 |
31×× |
31×× |
镍铬钢,平均镍含量为1.25%,铬含量0.65%、0.8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32××0 |
32×× |
32×× |
镍铬钢,平均镍含量为1.75%,铬含量1.07%、,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合金钢 |
G33××0 |
33×× |
33×× |
镍铬钢,平均镍含量为3.50%,铬含量1.50%、1.57%,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34××0 |
34×× |
34×× |
镍铬钢,平均镍含量为3.00%,铬含量0.77%,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40××0 |
40×× |
40×× |
钼钢,平均铝含量为0.20%、0.2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0280 |
4028 |
4028 |
G41××0 |
41×× |
41×× |
铬钼钢,平均铬含量为0.50%、0.80%、1.95%,钼含量0.12%、0.20%、0.25%、0.3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1300 |
4130 |
4130 |
G43××0 |
43×× |
43××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1.82%,铬含量0.50%、0.80%,钼含量0.2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3400 |
4340 |
4340 |
G44××0 |
44×× |
44×× |
钼钢,平均铝含量为0.40%、0.52%,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4270 |
4427 |
|
G46××0 |
46×× |
46×× |
镍钼钢,平均镍含量为0.85%、1.82%,钼含量0.20%、0.2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6150 |
4615 |
4615 |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合金钢 |
G47××0 |
47×× |
47××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1.05%,铬含量0.45%,钼含量0.20%\0.3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7200 |
4720 |
4720 |
G48××0 |
48×× |
48×× |
镍钼钢,平均镍含量为3.50%,钼含量0.2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48200 |
4820 |
4820 |
G50××0 |
50×× |
50×× |
铬钢,平均铬含量为0.27%、0.40%、0.50%、0.6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50460 |
5046 |
|
G51××0 |
51×× |
51×× |
铬钢,平均铬含量为0.80%、0.87%、0.92%、0.95%、1.00%、1.0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51320 |
5132 |
5132 |
G50××6 |
50×× |
50×× |
铬钢,平均铬含量为0.27%、0.5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或“×××”)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此系列为高碳铬轴承钢 |
G50986 |
50100 |
E50100 |
G51××6 |
51×× |
51×× |
铬钢,平均铬含量为0.80%、1.02%,左列牌号系列中的“××”(或“×××”)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此系列为高碳铬轴承钢 |
G51986 |
51100 |
E51100 |
G52××6 |
52×× |
52×× |
铬钢,平均铬含量为1.4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或“×××”)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此系列为高碳铬轴承钢 |
G52986 |
52100 |
E52100 |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G61××0 |
61×× |
61×× |
铬钒钢,平均铬含量为0.60%、0.80%、0.95%,钒含量最小为0.10%、0.1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61180 |
6118 |
6118 |
G71××0 |
71×× |
|
钨铬钢,平均钨含量为13.50%、16.50%,铬含量3.5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72××0 |
72×× |
|
钨铬钢,平均钨含量为1.75%,铬含量0.7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
|
|
G81××0 |
81×× |
81××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0.30%,铬含量为0.40%,钼含量为0.12%,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81150 |
8115 |
8115 |
G86××0 |
86×× |
86××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0.55%,铬含量为0.50%,钼含量0.20%,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8620C |
8620 |
8620 |
G87××0 |
87×× |
87××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0.55%,铬含量为0.50%,钼含量为0.2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87400 |
8740 |
8740 |
G88××0 |
88×× |
88×× |
镍铬钼钢,平均镍含量为0.55%,铬含量为0.50%,钼含量为0.35%,左列牌号系列中的“××”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 |
G88220 |
8822 |
8822 |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G92××0 |
92×× |
92×× |
|
|
|
|
G93××0
G93××6 |
93××× |
|
|
G92600 |
9260 |
9260 |
G94××0 |
94×× |
94×× |
|
G93106 |
9310 |
|
G97××0 |
97×× |
|
|
|
|
|
G98××0 |
98×× |
|
|
|
|
|
含硼或含铅的碳素钢和合金钢 |
G××
××1 |
××B
×× |
××B
×× |
|
G10461
G50601 |
10B46
50B60 |
10B46
50B60 |
UNS体系 |
SAE体系 |
AISI体系 |
组别及特征 |
牌号对照举例 |
UNS |
SAE |
AISI |
G××
××4 |
××L
×× |
××L
×× |
含铅钢,UNS系牌号末位数字为“4”,SAE、AISI系牌号第二、三位数字中间加上“L”字(“L”为“Lead” (铅)的第一个字母),其他符号含义与碳素钢和合金钢一般规定相同 |
G10454 |
10L45 |
10L45 |
保证淬透性的碳素钢和合金钢 |
H××
××0 |
××
××H |
××
××H |
不含硼的保证淬透性的碳素钢和合金钢,UNS系前缀符号为“H”(“H”为“Hardenability“的第一个字母),各牌号系列数字含义与碳素钢和合金钢的一般规定相同 |
H10450
H43400 |
1045H
1045H |
4340H
4340H |
H××
××1 |
××B
××H |
××B
××H |
含硼的保证淬透性的碳素钢和合金钢,UNS系前缀符号为“H”末位数字为“1”,SAE、AISI系第二、三位数字中间为“B”,后缀符号为“H”,各牌号系列数字含义与碳素钢和合金钢和一般规定相同 |
H15371
H50501 |
15B37H
15B37H |
50B50H
50B50H |
|